“今年以來,中國外貿面臨的外部挑戰明顯增多,國務院及時出臺政策措施,全力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市場。總的來看,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,上半年外貿頂住了壓力,展現了較強的韌性。”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7月19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稱。
展望下半年,李興乾說,雖然外貿面臨很多不確定、不穩定和難預料的因素,“我們依然是充滿信心的”“對下半年外貿的前景保持樂觀預期”。
展現強韌性 蓄積新活力
回顧上半年中國外貿發展,李興乾表示,有三個突出表現:一是實現了貿易規模的總體穩定,貿易額保持增長。上半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突破20萬億元,同比增長2.1%,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6.7%。中國繼續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,市場份額穩中有升。據世貿組織最新數據,一季度全球出口同比下降1.6%,中國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14%,與去年一季度相比增長了0.3個百分點。商務部監測也表明,二季度中國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仍然保持穩中有升態勢。在全球市場整體需求不振的背景下,周邊國家和地區出口普遍出現兩位數下降,中國憑借出口市場多元、產品豐富等優勢,有效對沖了外需疲弱和部分產品周期性下降的影響。當前中國外貿的表現符合預期。
二是實現了貿易質量的持續提升。上半年中國對新興市場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.8個百分點,達63.5%。中國對自貿協定伙伴進出口增長2.4%,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增長9.8%,均高于整體出口增速。出口產品提質升級,高品質、高技術、高附加值產品增勢強勁。上半年電動載人汽車、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的出口額合計拉高整體出口增速1.8個百分點。外貿業態不斷創新發展。商務部向全國復制推廣了30個外貿新業態優秀實踐案例,上半年跨境電商出口增長19.9%,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。
三是外貿有力服務經濟發展大局。外貿持續推動國民經濟恢復向好。外貿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1.9億人。去年中國取消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,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,上半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同比新增3.5萬家。在保障國內市場供應方面,中國積極擴大糧食、能源資源品和優質消費品的進口,滿足了國內生產生活需要。在擴大開放方面,推動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,內外循環更加暢通。
受外需萎縮等因素影響,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承壓,5月和6月中國進出口增速下滑。就此,李興乾認為“這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在貿易領域的直接反映”。
李興乾分析,5月和6月進出口增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:一是整體外需持續疲弱。主要發達國家仍然采取緊縮政策應對高通脹,部分新興市場匯率大幅波動、外匯儲備不足顯著抑制了進口需求。二是電子信息行業周期性下行。消費電子類產品是中國的優勢出口產品,但是該領域存在“奧林匹克周期”,目前這個四年左右的周期還處于低谷。受此影響,占中國出口比重超三成的計算機、集成電路、手機等產品的出口增速出現兩位數下降。三是去年同期進出口基數明顯抬升。去年5~6月月均進出口額為3.57萬億元,比前4個月月均3.14萬億元高出了4300億元。四是進出口價格下降。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弱,5月份中國進口價格下降4.5%,6月份進一步下降8.5%,出口價格同比從5月份開始由正轉負。
“盡管如此,我們也要看到,外貿運行正在積蓄新的活力,雖然5月和6月進出口同比增速下降,但是環比仍保持了增長。交通部門監測的全國港口外貿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也在增長,實際貨物進出口仍然比較活躍。因此,對下半年外貿的前景我們保持樂觀預期。”李興乾說。
三點著力支持出口企業
“當前國際市場需求回落是外貿發展的一個大背景。拉長時間軸來看,當前全球貿易正處于向疫前趨勢回歸的過程。疫情三年全球貿易的年均增速是9.7%,明顯高于疫前2010-2019年2.4%的年均增速?!崩钆d乾認為,疫情防控期間這樣的高增長是階段性的、不可持續的。
展望下半年,李興乾坦言,外貿面臨很多不確定、不穩定和難預料的因素,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相互交織,形勢極為嚴峻。一方面,全球經貿增長乏力。生產、消費、投資三大需求都處于低迷狀態,全球制造業PMI已連續9個月低于榮枯線,主要經濟體的通脹仍處在高位,商品消費復蘇相對緩慢。另一方面,非經濟因素的干擾在上升。部分國家強行推動“脫鉤”“斷鏈”,以及所謂的“去風險”,人為設置障礙,阻礙正常經貿往來。據相關企業反映,個別國家將貿易問題政治化,導致了訂單和產能被迫向外轉移,損害供采雙方的經濟利益。
李興乾肯定道:“在正視這些困難和挑戰的同時,我們依然是充滿信心的。中國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有強大的韌性,中國外貿企業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錘煉成長起來的,具有內在的創新能力。最近,商務部對重點外貿行業和企業跟蹤調研后注意到一些積極變化,比如跨境往來在進一步暢通,國際航班數量也在穩步恢復;新簽訂單持平或增長的企業占比在回升;電子信息等壓力較大的行業中間品進口在上揚。這也意味著下半年可能會迎來轉機。”此外,中國外貿優勢競爭產品,如電動載人汽車、鋰離子蓄電池、太陽能電池等“新三樣”產品仍會保持較快的增長。“一帶一路”、自貿協定等多雙邊貿易合作也正在釋放貿易增長的潛力。
下階段如何加力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,進一步支持出口企業?李興乾表示,下半年,商務部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,會同各地各部門形成政策合力,全力推動外貿促穩提質。主要有三個著力點:首先,繼續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。辦好進博會、廣交會、服貿會等一系列重要展會。支持企業境外參展營銷。推動加快簽證辦理和國際航線復航增班。其次,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,動態調整綜合保稅區維修產品目錄,加強貿易風險監測預警,幫助企業積極應對不合理的貿易限制措施。同時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擴大進口。再次,深化外貿創新發展。支持中國有競爭力的優勢產品持續提檔升級。指導跨境電商品牌培育和標準建設。推動貿易單據數字化發展和應用。此外,還將分行業舉辦新業態、綠色低碳貿易、自貿協定等相關培訓,幫助企業加強貿易能力建設。(記者 白舒婕)
來源:全國會展工作委員會